北京時間6月13日凌晨,歐洲杯B組丹麥對陣芬蘭的比賽發生意外。上半場43分鐘時,丹麥隊核心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在無球員接觸的情況下突然倒地,裁判5秒后示意隊醫入場急救。
從直播畫面可以看出,隊醫將埃里克森翻過身后,對他進行了心肺復蘇。此時,丹麥球員自發圍成一圈,集體守護埃里克森。畫面顯示,經過13分鐘的救治,埃里克森恢復意識,并有了自主呼吸。
北京時間02:29,UEFA歐洲杯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埃里克森已在醫院接受治療情況穩定,并點贊了兩支球隊模范般的態度。
北京時間2:30,丹麥和芬蘭的比賽繼續進行。比賽第60分鐘,芬蘭隊打入全場唯一進球,最終,以1-0擊敗丹麥,埃里克森當選全場最佳球員。
比賽直播截圖
足球運動員猝死比例高
足球運動員在賽場上突發心臟驟停猝死的事件并不罕見。
2003年6月26日,聯合會杯半決賽中,28歲的維維安·福在比賽進行到第72分鐘時心臟病突發倒地,隨后因搶救無效去世;
2004年1月25日,在葡萄牙足球超級聯賽中,本菲卡前鋒費赫爾因心臟病突發身亡;
2007年,巴拉圭球員羅哈斯在訓練中突然倒地,不久后告別人世;
同年8月25日,22歲的西班牙國腳普埃爾塔在西甲聯賽中突然暈厥,搶救未果身亡,醫院證實普埃爾塔患有心臟??;
2009年8月9日,正在意大利集訓的西甲西班牙人隊隊長哈爾克因為心臟病突發不幸辭世;
2014年初,年僅22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腳阿基姆·亞當斯,因心臟病引發的腦出血去世……
歐洲心血管學會的一份研究報告披露:從1980年到2000年,全球范圍內猝死的運動員超過2000名,其中足球運動員猝死的比例占總數的30%以上。
心源性猝死急救的黃金時間為4分鐘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許之民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強調“心源性猝死急救的黃金時間為4分鐘!”許之民介紹,心源性猝死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導致腦部及其他重要臟器的血供中斷。如果病人發生心源性猝死,沒有在4分鐘內對其進行有效的心肺復蘇,就會導致病人腦死亡,之后搶救過來的可能性就會很小。
而今日在賽場上的急救過程堪稱典范。在埃里克森在意外倒地后,主裁判僅僅用了5秒就做出了讓隊醫入場的決定,8秒后隊醫抵達現場,確認埃里克森的情況后,立即對其進行了心臟按壓。37秒,攜帶急救設備的醫務人員沖進場地,52秒,AED設備抵達。1分36秒,醫務人員開始對埃里克森進行心肺復蘇。
運動性猝死是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表現形式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曹建民教授曾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介紹,運動性猝死多是因為心肺功能問題造成的,心源性猝死是運動性猝死的最主要的表現形式,運動時,通過降低副交感神經張力,增加交感神經張力,會使運動激素上升,刺激心跳增快,房室傳導改變,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舒張期縮短,血流流入冠狀動脈的時間變短,如果心臟有潛在或明顯問題時,會造成缺血、猝死的嚴重后果?!?/p>
對于年輕人來說,潛在的心臟病多是心臟結構性的問題,比如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特發性左心室肥厚,甚至主動脈破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主動脈瓣狹窄、冠心病等。而在年齡大于35歲的較年長運動員和普通鍛煉者中,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見原因。
運動性心臟猝死怎么避免?
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喬巖2015年11月23日在健康時報撰文提醒遠離心源性猝死,七類人群參加體育鍛煉尤其要注意:心臟病人;感冒的人,感冒病毒可能會引起心肌炎,導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而猝死。感冒后1~3周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浮腫或暈厥及時就診,感冒未愈不宜運動;高血壓或心律不齊的人,超負荷運動容易導致血壓急升和心律失常;糖尿病警惕大負荷運動誘發低血糖,糖尿病人也常合并心臟??;肥胖者部分伴有代謝障礙;未經系統訓練和平時體質較差的人群,過大運動量加重心臟負擔;兒童和年紀過大的老人。
如果身邊有突然暈厥的人,如何施救?
首先應判斷其是否為心跳停止。當確認患者為心跳停止導致的暈厥后,要立即展開心跳按壓和人工呼吸,具體做法應為,連續30次按壓胸部后進行兩次人工呼吸,循環重復此步驟,不能停止。同時呼叫周圍群眾幫忙、找尋周圍是否有人工除顫儀,如果沒有則可用力錘擊病人的胸部為患者除顫,同時重復心肺按壓和人工呼吸,等待專業人員前來救治。